今日是:

 

  警惕八大促销陷阱

  一是利用“赠药”、“免费试用”等促销手段,吸引老年人,很多老人到最后都是因为觉得不好意思,只好购买其产品。

  二是打着高科技的牌子上门推销,老人不能辨别真伪。往往被销售员的巧舌如簧所迷惑,买下这些昂贵的灵丹妙药以后,由于既没有发票也找不到店铺,出了问题也只能自认倒霉。

  三是在社区打着“名医义诊”的名号,让销作人员穿上白大补充当“名师”,用虚高的检测结果,吓唬老人购买、服用保健品。

  四是在市民广场采用‘免费出游’的促销手段,专车接送老人,免费送顿简餐,让老人过意不去小小的惠赠后面隐藏的是一把锋利的“宰人刀”。

  五是在酒店开展各种“专家讲座”,老年人不明就里、以为真的是关于如何养生健体的知识讲座,结果往往是穿白大褂的“专家”在讲述某某保健品效果如何神奇、获得多少奖励等。

  六是在公园采用加人会员制的促销手段,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;哄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后即可人会,“会员制”有种种好处,会有“专家”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,并套取老年人的电话,以达到日后销售的目的。

  七是在商场门口采用“免费抽奖”的促销手段,让老人得到“优惠购买某保健品”的大奖。有些有托的还在旁边煽风点火说自己也吃了这个保健品,效果如何如何,今天又来购买等等,诱使老人立刻购买大量的保健品。

  八是利用老人渴望亲情的心理,经常嘘寒问暖,在熟悉之后采用软磨硬泡的方式,让老人上当。


  三大消费陷阱,需谨慎

  陷阱一:利用相似名称和包装

  消费者反映:商家宣传中成药“蛤蚧大补胶囊”能治疗高血压、脑梗塞、冠心病和风湿等多种疾病,而且效果特别好,结果该消费者就花了一千多元购买了“蛤蚧大补胶囊”,却发现该产品效果并不是很理想。

  专家提示:市场上有保健品“蛤蚧大补胶囊”,也有药品“蛤蚧大补胶囊”,两种产品名称相同,包装相似,但效果却不一样。一些商家利用这一点蒙蔽消费者,让消费者买错产品。专家提醒,消费者在购买药品的时候,必须看清楚产品的批准文号。

  陷阱二:混淆保健品与药品

  消费者反映:保健品和药品的作用是否一样?保健品是否有治病的功效?

  专家提示:保健品和药品是不一样的,药品有治疗的功效,而保健品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。专家建议病人在服用医生开具药品的同时,再辅助性的服用一些保健品来增强病人的免疫力。

 

  陷阱三:夸大产品的功效

  消费者反映:有保健品的经销商宣称,他们的产品可以根治糖尿病、高血压,是否属实?

  专家提示: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没有办法根治的,只能通过药品来控制,而保健品只有辅助作用,用来提高病人的身体抵抗力。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,不应听信经销商的一面之词,应在询问自己的主治医生后,再选择合适的药品。

 

  小编提示:

  其实保健食品是指有特殊效果的食品,某种保健品一般只适合特定的人群,而且一般的保健品都含有多种添加剂。防腐剂盲目使用反而对身体有害。专家认为,老年人如果出现身体不适,应去正规医院检查、治疗;如需进补,应在医生建议下,购买和服用保健品。另外,购买保健品请到正规药店,购买后必须索取发票,以防出现纠纷时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  另外,选购保健食品前一定要查看有无标志和卫生部注册备案信息,最好上网搜索该商品有无负面信息。外包装和说明书所标注的保健功能,要查看是否与广告宣传的功能一致是否虚增了功能。声称有治疗、辅助治疗、保健、预防作用需口服的产品,如果是具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的,应有“药准字”、“药健字”批准文号;具有保健、预防作用的,应有“卫食准字”的批准文号。

  此外,对保健食品广告要坚持五个不要轻信;一是不要轻信广告里张三、李四食用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;二是不要轻信自己喜爱的大腕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,这极可能是一次有偿演出;三是不要轻信“白大褂的忽悠,穿白大褂的不一定就是医务工作者;四是不要轻信任何百分比,如吸收率、沉积率、使用率、有效率、治愈率等等;五是不要轻信保健食品宣传的图像信息,电脑技术可以任意改变人的高矮胖瘦甚至美丑。

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